摘要:2019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9.08萬噸,2017-2019年間,進口大西洋鮭魚總量保持較快增長,復合年增速達35.5%。2020年以來,中國大西洋鮭進口量大幅下降。2022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6.29萬噸,同比增長9%;2023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9.2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7%。其中智利出口中國的三文魚市場份額占比逐漸提升,從2021年的17%增長至2023年的32%,并且智利在中國三文魚凍品市場占有絕對壟斷優勢,市場占有率為100%。
一、定義及分類
鮭科(學名Salmonidae)是輻鰭魚綱鮭形目唯一的一科,分3個亞科(白鮭亞科/茴魚亞科/鮭亞科)、11個屬,有約225個魚種?!叭聂~“是鮭科輻鰭魚的常用名稱,原始分布于大西洋(Salmo/大西洋鮭屬)和太平洋(Oncorhynchus/太平洋鮭或馬哈魚屬)的寒冷水域及河流支流中,屬冷水性高度洄游魚類。
狹義的三文魚特指大西洋鮭(Atlantic Salmon,學名Salmosalar),原始分布在北大西洋海域。成體大西洋鮭的尺寸平均約40cm,大型個體可至50-60cm,重達10公斤以上;野生品種可能更大。而商業概念上廣義的”三文魚”也包括太平洋鮭屬的代表性品種:Chinook(King)帝王鮭,Coho(Silver)銀鮭,Pink(Humpy)粉鮭,Chum(Dog)狗鮭/秋鮭,Sockeye(Red)紅鮭。它們同屬鮭科,會洄游,營養價值也都很高,從商業角度可算作正規的“三文魚“。
二、行業政策
我國已建立起了以水產國家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銜接、相配套的比較健全的水產標準體系。我國制定的水產品養殖和捕撈相關政策主要有《“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關于優化養殖用海管理的通知》。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水產品質量的監管和宣傳,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均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認可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以及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此外,還積極推進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BRC(英國零售商協會食品技術標準)、歐盟認證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三、行業壁壘
1、區域壁壘
由于對水質、溫度、水流、生物環境等條件的限制,鮭魚養殖對環境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水源清冽、優質、無污染;最佳溫度在8-14度之間;利于鮭魚生長的水流。符合區位條件的選址一般在有群島和峽灣的避風水域,大量海岸線被排除,因此鮭魚養殖被限制在有限的區域內。從全球來看挪威、智利、英國及加拿大是主要的養殖區域,而全球78%左右的鮭魚養殖集中在挪威、智利兩國。因此,在養殖資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對優質養殖水域資源的爭奪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重要特征。掌握鮭魚養殖水域資源,擁有穩定魚源供應的企業能有效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營效益。
2、監管壁壘
獲取許可證是鮭魚養殖業最大的壁壘。在所有現有的鮭魚養殖區域內,相關政府都實行了較為嚴格的許可經營制度。獲取相應的許可證是進入鮭魚養殖業的前提,同時經營許可制度決定了整個行業和單家公司最大的產量。具體的許可制度在各個轄區內不同。
3、資金壁壘
由于生產周期長,行業分散,市場環境和生產過程受到許多外部因素影響,鮭魚養殖業是一個資本密集且具有一定波動性的行業。鮭魚的生產周期長達22-40個月,為了促進良性增長與發展,投入更多資本才能夠收獲更大的鮭魚產量。同時,企業對于運營資金的需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滾動增加,并且根據匯率變化波動。鮭魚的生長受海水的溫度變化影響:在夏秋季,鮭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在冬春季,鮭魚的生長速度較慢。因此,在一年中鮭魚收獲模式相對恒定,導致鮭魚養殖業凈營運資本的季節性變化很大。一般而言,凈營運資金通常在年末和夏季中期達到峰值。同時,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夠實現規模經濟,降低成本,使生產更加靈活。為了應對鮭魚養殖業中的潛在風險,鮭魚行業對企業的現金周轉能力提出了要求。
4、技術壁壘
產業化養殖鮭魚,必須達到嚴格的監管標準以及技術標準。養殖鮭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水體潔凈,水質清冽,通常在低溫流水中進行養殖;通過技術手段隔離其它水中生物、進行鳥類防護、阻斷寄生蟲傳播;完整、體系化的監測措施,實施有效的健康管理,防治鮭魚病害也是養殖的重要環節,實現產品安全性與高品質的保障。近年來,鮭魚行業不斷完善行業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各個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使一批不符合相關標準與要求的企業退出市場。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營養、安全、衛生多方面也愈加重視。新進企業由于未掌握改善產品質量的先進技術,缺少高素質、高水平的相關人才,在市場競爭中將處于劣勢。
5、銷售壁壘
鮭魚行業是一個架構成熟的行業,除了主產國間的市場競爭,各大養殖企業巨頭之間競爭也相當激烈。隨著世界范圍內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行業內現有主要品牌企業均在努力構建覆蓋市場網絡體系,不僅大力挖掘傳統市場,同時也致力于出口到新經濟體市場。新企業要想進入本行業,不僅需要在銷售渠道建設上投入巨額資金,而且還需要較長的渠道和銷售隊伍建設周期。
四、產業鏈
鮭魚生產分為淡水育苗-海水養殖-加工運輸環節,養殖生產周期約為2-3年。淡水育苗:在受控的淡水環境中,幼鮭從受精卵生長至約100-250克(受水溫影響),過程耗時約10-16個月。海水育肥:完成淡水階段養殖后,幼鮭被運送到海水網箱,在12-24個月內長到約4-5公斤。魚的生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海水溫度,因地理區位及季節/時間而異。加工運輸:達到可收獲的大小后,魚被捕撈并運送到加工廠,進行屠宰和去內臟等加工,隨后通過空運或海運等方式送往世界各地。
五、行業現狀
2023年中國市場進口三文魚量大幅增加,市場恢復迅猛超過2019年水平,智利出口商在三文魚凍品市場仍保有絕對優勢。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9.08萬噸,2017-2019年間,進口大西洋鮭魚總量保持較快增長,復合年增速達35.5%。2020年以來,中國大西洋鮭進口量大幅下降。2022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6.29萬噸,同比增長9%;2023年中國進口大西洋鮭達到9.2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7%。其中智利出口中國的三文魚市場份額占比逐漸提升,從2021年的17%增長至2023年的32%,并且智利在中國三文魚凍品市場占有絕對壟斷優勢,市場占有率為100%。
2015-2023年中國大西洋鮭進口情況
六、發展因素
1、國民營養升級,海洋蛋白需求緊迫
國家衛健委指導、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國家推動食物合理消費、實施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1989年發布初版,后陸續進行三次修訂,均由中國營養學會完成,原衛生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2022版是指南六年來的首次更新,匯聚近百名專家的科學共識編寫,為居民食品健康消費和食品產業發展提供了最新權威依據。新版膳食指南指出:我國居民膳食結構正處于變遷時期,大多數居民在蛋白獲取上仍以畜肉為主,魚蝦類平均攝入仍與上版推薦量保持較大差距。由于魚蝦是Omega-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含DHA和EPA等)營養素的主要食物來源,我國居民Omega-3攝入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研究顯示,在中國成人所有膳食因素與心血管代謝性死亡數量有關的歸因中,水產Omega-3脂肪酸攝入不足是比例最高的歸因之一。在此基礎上,新版膳食指南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推出了8項膳食準則。三文魚作為深海魚類優質蛋白,首次在膳食指南中獲得推薦。
2、中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帶動中國三文魚市場快速增長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帶動食品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美味的需求持續提升,對于食品消費結構的均衡和產品品質品牌有了更高的追求。2023年中國為三文魚人均消費量較低的國家之一,大約僅為0.07kg/年,而挪威、瑞典和芬蘭的人均消費量多達6-8kg/年不等。對標歐洲,中國市場具有超過100倍的增量空間,成為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三文魚消費市場。隨著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中國市場對優質蛋白食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得以釋放。
3、渠道結構優化及消費市場下沉有助于釋放更多的市場需求
目前國內以三文魚為代表的海鮮消費約90%為餐飲渠道,僅10%為零售終端渠道消費。而歐美、日韓等傳統市場,60%為零售終端消費,40%為餐飲渠道消費。但隨著新一代消費力的崛起,以及新零售和新餐飲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升中國市場線上及線下三文魚零售市場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以三文魚為代表的海鮮蛋白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而在“健康中國”政策引導下,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對健康營養食品的認知逐漸提升,這些市場的消費者對健康營養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因此,在中國市場三文魚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預計未來三四線城市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七、競爭格局
近年來三文魚行業資本不斷進行整合。行業內收購、合并交易頻繁出現,生產商總數逐漸減少,產能日益集中化,三文魚行業估值朝正向發展。過去幾十年中,三文魚作為生鮮水產,對于時間、運輸要求較高。歷年來三文魚各原產地都十分注重發展周邊市場。在挪威、蘇格蘭、智利等主要產區,三文魚產業均由數量眾多、產能分散的小型公司組成。上述地區的鮭魚養殖業都經歷了一段整合期,表現出收購、合并的趨勢,生產商的總數不斷減少,產能不斷集中化。預計這種行業整合在未來一段時間還將持續下去。
八、發展趨勢
1、野生三文魚捕撈量無法擴大,三文魚供應增長主要來自人工養殖
水產人工養殖已經成為全球海鮮蛋白的主要供應方式,且比重持續增長。三文魚野生捕撈供給受海洋漁業資源的衰減和配額的限制,供給停滯不前。美威2023年《三文魚養殖行業報告》數據顯示,近10年野生三文魚捕撈量約為50-100萬噸,未來沒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2021年,野生捕撈三文魚產量僅約為人工養殖的四分之一。目前,全球三文魚的供應主要來自人工養殖。美威2023年《三文魚養殖行業報告》數據顯示,養殖三文魚收獲量自1999年起開始超過野生捕撈,2022年達到281萬噸(GWT),而野生捕撈僅為70萬噸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幾個常見特定品種上,包括粉鮭、狗鮭和紅鮭,其中粉鮭占比約為50%。
2、養殖區域有限、牌照資源稀缺,行業準入壁壘高,全球供應增長潛力有限
三文魚作為冷水魚,其養殖環境對自然條件要求極高。首先水質須清澈無污染,且三文魚最佳生長溫度在8-14℃之間,因此地球上僅有南北半球特定的高緯度范圍內水域適于養殖三文魚。目前,全球僅有挪威、智利、蘇格蘭、法羅群島等10個國家和地區適于開展三文魚養殖,其中挪威及智利產區占全球三文魚總收獲量的80%左右。三文魚養殖牌照發放嚴格受政府限制。三文魚養殖牌照數量直接決定了一個區域或公司的三文魚收獲量上限。挪威和智利作為全球三文魚兩大主要產區,均對三文魚養殖牌照的發放進行嚴格限制。挪威從1982年起限制牌照發放,目前當地三文魚養殖商僅能以拍賣方式獲取牌照;而智利漁業監管部門則已停止接收新牌照的申請。未來三文魚養殖行業獲取新的養殖牌照將更加困難,行業準入壁壘高。
3、全球三文魚主要市場需求持續恢復,三文魚替代優勢凸顯,長期供不應求
隨著全球市場逐漸開放和正?;?,市場需求持續恢復。物流疏通、市場放開將會帶動三文魚需求的恢復和增長。目前來看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的餐飲市場幾乎恢復至2019年水平,過往形成的家庭三文魚消費需求較以往更加強勁。另一方面,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高漲推動飼料價格增長及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其他動物蛋白價格漲幅高于三文魚,將會使三文魚替代優勢凸顯。在過去十年中,所有動物蛋白的價格都有所上漲,尤其是在2021年和2022年期間上漲。其中雞肉及牛肉的價格漲幅遠高于三文魚。三文魚養殖由于其飼料轉化效率高的優勢,相較于其他動物蛋白產品更能抵御成本上漲的影響。牛肉生產商的飼料成本增長率約是三文魚的四倍,因此其他肉類生產商不得不將價格提升20-40%以抵御成本的上漲,這也會推動三文魚市場需求的增加。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